信息公开

SBMGBWG

年度报告

2020年度报告

  •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查看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
有关登记事项年末实际情况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区纪念馆博物馆提供管理服务,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负责纪念馆博物馆的实物征集和改陈布展;负责纪念馆博物馆的游客接待及讲解服务;负责全区各纪念馆博物馆设施设备的维修、使用、保养及日常维护。
住 所 榆阳区金沙路与红山路十字东北角
法定代表人 薛晓红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经费来源 全额拨款
开办资金 ¥30万元
资产损益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 年末数
¥0万元 ¥70.9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0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是中心成立运行的第二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文旅文广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陕甘宁蒙晋区域中心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统一部署和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榆阳文化品牌影响力发展思路,以绩效考核为指挥棒,中心上下齐心协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绩。一、2020年重点工作(一)、落实各项措施协力抗击疫情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心把落实各级疫情防控任务作为第一政治任务,第一时间组织5名党员干部到居住社区报到,跟随网格组长到片区内开展环境整治、消毒杀菌、入户排查等工作。为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中心对返岗人员进行返岗前摸排,对符合返岗条件的人员签订《个人承诺书》,做到“一人一表”详细登记造册。同时给三馆(陕北民歌博物馆、张季鸾纪念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配备消毒器具、体温检测设备以及防护口罩等用品,对进馆人员执行实时健康码查验、身份证信息核验和体温检测,做到工作人员、参观人员检测和馆内消毒、通风等各项措施,有效防范疫情的传播风险。(二)、加强组织建设提升综合水平1、成立基层党组织。今年4月,中心向区直机关工委申报成立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于5月9日获得批准成立。成立之初对党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党建工作目标和任务,配备专人,落实细化具体工作,确保中心党建工作顺利开展。2、强化教育促业务。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持续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利用学习强国、榆阳党建等学习平台,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今年以来,中心组织三馆讲解员参加了全国讲解员线上培训以及榆阳区事业单位讲解员核心能力再提升培训,举办了一年一次讲解员定(晋)级考核,开展了“小小志愿者讲解员”公益活动,并利用自身优势对讲解员进行每周2节形体培训和2节民歌培训,从内到外全面塑造文博人形象。3、健全制度谋发展。根据中心会议研究,制定了考勤考核管理等制度,明确领导干部职责分工,使各项管理工作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坚持以“转变干部作风、服务跨越发展”为主题,充分利用“三项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三)、创新工作方式扩大对外宣传1、利用微信、VR发布展览。注册开通陕北民歌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在手机、平板和电脑等各种终端将三馆进行全面展示。截止目前,在网上发布三馆资讯10余篇,微信平台发布30多期。利用VR数字技术在线全景式展览,通过背景音乐、视屏、图文、声音等多种形式,让观众足不出户近距离欣赏馆内藏品。2、利用“云博物馆”线上直播展览。4月8日上午,携手中国联通在沃视频、斗鱼、虎牙等平台实时进行直播“永远的信天游—走进陕北民歌博馆”,由讲解员自编自导担任主播,结合馆内民歌演艺老师现场互动演唱,与线上观众进行特色有奖直播互动,以唱、学、演、听等“活态化”现场展示形式,传播陕北民歌文化。同时组织参加“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通过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进行展示,网上浏览量超过30万次,点赞量超过1万次。3、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全年共完成推送新闻稿件9篇,其中国家级媒体2篇(中国文物报、文博在线平台)、省级媒体2篇(陕西日报、三秦网),市、区级媒体5篇(榆阳快讯、巅峰新媒体)。4月8日,中国文物报以《永远的信天游—陕北民歌博物馆基本陈列》为专题,对陕北民歌博物馆进行了全面宣传报道。4、利用节日展演、文化交流宣传。在5.18国际博物日、5.19旅游日、6.13文化遗产日期间,设置宣传服务台,制作宣传彩页5000份,举办4场大型陕北民歌展演,观看人数达4000人次。在5.23民歌馆2周年之际,邀请陕北民歌博物馆终身名誉馆长乔建中为干部职工讲授“天籁缭绕—中国民间歌曲艺术赏析”专题讲座,传授了陕北民歌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浑厚底蕴。6月25日,张季鸾纪念馆联合榆阳区金秋春光慈善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社区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举办了“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端午节家庭亲子活动;9月29日,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了陕北民歌博物馆基地揭牌仪式暨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研讨会。通过集中开展各种宣传活动,营造了热爱、传承、弘扬陕北音乐文化的氛围。(五)、完善基础设施优化馆区环境1、陕北民歌博物馆。今年,陕北民歌博物馆已完成备案工作,同时启动4A景区创建工作。按照4A景区创建要求,对标申报细则,组建精干队伍做好做实4A申报材料;积极高位对接,多次赴省、市文旅部门汇报协调,争取各级高度重视。先后投资22万元优化博物馆基础设施,完成一楼办公区清风系统的安装,增加导览警示标识牌、“中英日”三语游客服务牌、LED提词字幕屏、游客统计牌,增设医务室、警务室、手机加油站、婴儿车、邮政信箱、公用电话等设施设备。配合区住建局在景区内建设星级旅游公厕1座,现已投入使用,在榆阳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设立4A景区交通指示牌,进一步提升了博物馆的文化软实力。2、张季鸾纪念馆。今年投资约10万元,对张季鸾纪念馆办公区和场馆区进行了维修改造,完善了办公区的基础设施,添置了办公桌椅,增加了盆栽绿植,优化设置讲解员室、接待室、安保室,利用负一层闲置空间装修2间培训教室,为下一步研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3、邓宝珊将军纪念馆。今年投资约20万元,完成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防空洞抢险加固工程和供水工程,并对办公区进行了维修改造,设立了游客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了纪念馆的服务水平。(六)、启动文创运营助推非遗传承一是利用民歌馆一楼5间艺术培训室,挂牌成立了陕北民歌传习所,开设成人、少儿培训班,教授陕北民歌、陕北秧歌及民族器乐等课程。目前,已有500余人进行了培训体验。二是启动民歌馆二楼录音棚,已录制8位民歌演艺老师歌曲16首。三是整理制作陕北十大民歌手音乐专辑CD碟片,还在文创区上架30余种文创产品。其中,部分文创产品在2020年榆阳区首届“大美榆阳”杯旅游文创产品大赛中获得设计类二等奖和市场潜力奖。(七)顺应数字趋势打造新型文化业态中心设置数据管理股,建立数据库和实物(文字、音像、乐谱)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做到分类明细,归类保存,以不同端口输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承担起以民歌为引领的集收藏、保护、展示、研究、编辑、出版、传承发展等功能的综合性民间音乐博物馆。目前,数据库系统全年共收录数字资源13028.38GB,入库资源总量128739个文件,馆藏纸质实物编号和数字管理3000余本。(八)、加强防控意识夯实安全责任严格执行24小时在岗值班以及开馆后、闭馆前的文物设备安防、消防设备检查及清场工作,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坚持每月安全检查制度,对重点部位日检查,文物库房实行周检查和月检查。邀请市消防队教官对全体人员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项培训,学习《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等相关安全知识,做到每季度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每半年一次消防演练,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定期开展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和运行测试,制定了防疫、防火、防盗、防恐等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今年,三馆至5月1日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73359多人次。其中,陕北民歌博物馆接待参观团队1102次、61763人,张季鸾纪念馆接待参观团体126次、6596人,邓宝珊将军纪念馆接待参观团体150余次、5000余人,做到了讲解率达80%以上,满意度达100%。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年来,在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陕北民歌博物馆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委组织部授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现场教学点”、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市教育局授予“榆林市优秀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区委区政府授予“全区文化旅游先进集体”,张季鸾纪念馆和邓宝珊将军纪念馆被榆阳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榆阳区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殊荣。二、存在的问题1、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人才储备方面,急需配备一批学术研究型、市场营销型人才,积极创建景区的文旅融合发展体系建设。2、旅游贡献效率不足。在丰富全媒体宣传渠道、提升景区知名度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大景区游客接待量,多方位拓宽旅游收入渠道。3、文化产业发展略缓。深挖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注重产、研、学课程体系,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品牌,在稳中求进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三、2021年工作计划1、根据省文物局博物馆备案要求,完成张季鸾纪念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的备案工作。2、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积极筹划办好馆内展演与馆外各类活动,继续开展好国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3、继续完善陕北民歌博物馆数据库的建设。4、继续加强文博旅游人才培养,不断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充实文旅事业发展中坚力量。5、制作、引用具有陕北特色的文创产品,打造独具陕北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实三馆(陕北民歌博物馆、张季鸾纪念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的文创区域。

COPYRIGHT © 2020 陕北民歌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003800号-1

www.sbmgbwg.com